太行新宇美术馆-空间陈设美学奖-陈设中国晶麒麟奖
太行新宇美术馆

设计者

王冲

类型

获奖名称

2023年 空间陈设美学奖 优秀奖

证书编号

23322302
太行新宇美术馆镶嵌于石板岩镇街巷之中,背靠太行,面对苍溪。建筑修补村镇肌理,激活旧有仓库,活化山水界面,犹如从山水中生长而出,在局促的场地里,实现新旧衔接融合。可持续地再利用当地旧有石材,活化传统石造工艺,营造出多层级的公众开放空间。


1.设计背后的核心理念?
在中国乡镇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,我们希望激发人们对文化的特殊感知和记忆。 经过改造而非拆除的仓库有效地巩固了遗产、身份和过往的背景。 将其融为一体的新建筑体量,则为城镇文旅发展的可能性提供了新的方向。 这种混合方法比"拆除重建 "或“修旧如旧”更有效,也让人们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嗅到了新的活力。


2.设计如何借鉴当地符号?
  我们不想把建筑的形状符号化,而是希望从材料的角度出发,尊重当地自然材料的真实品质。
  一是探索材料的创新表现力。 虽然这个小镇叫做石板岩镇,新旧建筑的主要表面材料都是石板,但板岩的用途多为简单的湿贴,包裹快速建造的框架房屋。 新建筑采用干挂石板施工法。 我们回收了大量的板岩板材并重新加工(数量约占40%)。 这些旧石板大多用作传统房屋的屋顶材料,并与不同颜色和纹理的新石板混合使用。在施工安装过程中,工人们总结出了“混色”的公式。
  我们还尝试了一些新的可回收的装修方式,比如把浸过水性漆的麻绳挂在大厅的天花板上,这样光线可以均匀地散射到地面上,施工也可以快速进行; 例如,混凝土模具被重新利用并喷涂为下层餐厅的天花板; 比如用当地的红砂石做骨料做餐厅的水磨石地面; 如将剩余的石条与角钢、亚克力组合,制成透光大门; 如利用河床中的巨大砾石作为轻钢结构的裸露基础。
  老工匠参与了建造,从而体现了当地的工艺历史。 比如,他们在沿河铺筑碎石,技艺精湛,有机自然。 河堤的粗石砌筑也遵循大石嵌小石的规律。 工匠们使用撬棍、钩机等工具,豪情满怀; 库房的木门也是用传统榫卯工法连接的,钢结构体系与之形成对比,凸显社会意识的演变。
  我们认为,设计即是工匠对材料的理解,施工方法与工匠的辩证关系,精美的图纸只是一个中介,尤其是在中国乡村建设的背景下,施工面临既定的困难,施工方法和材料的暂时短缺。 因此,在施工后期,设计师王冲在工地附近居住了约40天,协调工法。


3.曲面屋顶的灵感来源?
  灵感一方面是中国式的大屋顶,中国古代建筑中形容大屋顶是“如鸟斯革,如翚斯飞”,如同翅膀带来轻盈的感觉;另一方面,是基于场地存在的空间拓扑关系,场地南侧巨大的房屋对场地形成压迫,而北侧则是坡屋顶仓库,我们想象将两者融为一体,否则则会成为在视觉上互相冲突的不同元素,于是将新加建建筑的顶部和南侧建筑等高,北侧则和仓库屋檐等高,并将仓库屋檐在立面上向南延伸,落在地面上,最终形成这样完整的曲面。


4.外部空间的设计来源?
  关于外部空间的设计,中国的一幅古画《溪山行旅图》将背后的大山和前景倾斜的巨石形成某种和谐均衡感,这给了我们一些启示。中国传统山水绘画中也尝尝描摹层层进入山体的路径,这些启示了我们在邻水背山的场地中设计层层的退台和“之”字型的登山路径。当然,这些设计外部空间也是基于场地周边的人流关系,一方面,将沿河行走的大量人群吸引到建筑之中。另一方面,这些平台也成为了观看对面山体的绝佳位置,为此我们也设置了深远的屋檐,诸多的画家和美术学生在此檐下对着东侧的山体写生,还包括中国美协主席。最后,建筑的屋面也构成一个一座山谷,可以举行婚礼仪式,是一个独特的观看东侧山体风景的位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