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筑沐风:澳门荔枝碗耀记船厂旧址空间更新设计-未来奖-陈设中国晶麒麟奖
海筑沐风:澳门荔枝碗耀记船厂旧址空间更新设计

设计者

李睿潇、张楚玥

类型

获奖名称

2024年 未来奖 优秀奖

证书编号

24362305
本项目位于澳门路环西南部的荔枝碗船厂片区,是澳门仅存的保存较为完整的造船工业遗址。为了让本地工业遗存重获新生,澳门特区政府和社区呼吁活化修复片区。本设计计划将废旧船厂改造成一个大型装置亭子,以体现本土环境、呼吁回归自然和保护自然的中心理念。 总体设计概念: 1.以自然为驱动力。用雨水和风驱动建筑的流线型的摆动。 2.自然与装置的交融。顺应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,让大家在风雨交加的时候有生态装置的参与。 3. 新旧结构结合。由入口的“新”的感受,到工业的“旧”的感受,再到拥抱自然的过程。 4.叙事性的空间体现。让湿地中的树木自己延伸进入船厂中,于是我们将自然请进亭中,让人们在植物的陪同下欣赏美景。 5. 传统欹器现代景观运用。欹器,在古代一种倾斜易覆的盛水器。“水少则倾,中则正,满则覆”。我们由此结合日本添水装置,设计成一个与雨水互动的外墙,以模拟波纹的效果,带给人们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。 设计说明: 1.工业化钢架结构的保留:保留了船厂原有的工业化钢架结构,以保持历史记忆和工业遗产。这些将成为亭子的基础,为整个装置提供坚实的支撑。 2.流线变化的屋顶和伸出的钢筋爪: (1)整个屋顶结构以船底的结构作为参考,形成有机形态。 (2)屋顶将采用曲面变化的设计,以模拟风吹动时的波动。 (3)屋顶的构筑模拟风动时的叶片,材质为竹钢。 (4)伸出的钢筋赋予船厂新的活力,彷佛船厂“活了起来”,同时也体现力量感。经过岁月的沉淀,船厂的结构被抽丝剥茧了出来。 3.雨水互动的竹筒外立面: (1)由屋顶上的雨水流至外立面最顶层的竹筒里,竹筒盛满水时由于重心的偏移造成反转,倒入下一层以此循环。根据竹筒的长度不同,墙面会产生波纹效果。 4.生态栈道 (1)荔枝碗船厂周边淤泥沉积形成滩涂,有十多种候鸟的栖息记录。 (2)本项目设计了一个弧形栈道,形态与屋顶的有机相呼应。人们可以在栈道上观鸟,赏绿植。 5.湿地上的风动装置: (1)亭子周围的湿地将成为一个自然的展示区。我们计划在湿地上设置风动装置。 6.室内拱顶结构 (1)室内的拱顶结构从外看由密到疏分布。 (2)拱形的柱式结构将整个船厂原本陈旧的严肃的结构和形态打破。 (3)椅子依托着里面的拱形结构向下延伸,将结构进行统一延续。 总之,我们的设计旨在将荔枝碗船厂区的历史、自然和文化元素融入亭子中,让人们在欣赏美丽的同时,思考自然与人类的关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