廉颇馆-老兵回归中心 | |||
设计者 : | 中国矿业大学、北京理工大学 | ||
类型 : | |||
获奖名称 : | 2022年 未来奖 优秀奖 | ||
证书编号 : | 22362303 | ||
乡村的载体不是物,是人。乡村的本质是生活在乡村中的人的生活作息,因此设计师在本次作品时更多地关注乡村中人的发展,聚焦于当地发展以“退伍老兵”为主题的特色红旅,使红色特色文化实质化,打造丰富的文化空间,让旅客既能感受红色文化,还能体验独特的乡村民俗生活。 廉颇馆-老兵回归中心作为一座纪念性建筑。其主要功能有——老兵宣讲空间(有退伍老兵宣讲自己的红色经历,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)、阅览空间(作为村落的一个小型的读书空间,对张后屯村文化教育资源的补充)、手工作坊(由退伍老兵带领孩子进行手工制作,产出一些如竹编、子弹壳吊坠等一系列手工制品,一方面加强孩子的动手能力,另一方面满足退伍老兵的心理建设)、多功能厅(紧邻阅览室,提供一定的休息空间,承接村子小型的宴会活动)。 本项目选址位于张后屯村乡村改造计划的核心区域,通过分析张后屯村当地农村自建房,可知当地住房一般为“U”字形或“回”字形结构,在建房材料上多使用陶土、泥土、水泥,表现形式为陶土装、夯土墙以及素水泥墙体。其造型由于坡屋顶的存在多为三角形与矩形的组合。设计师对当地建筑进行了形态归纳,并利用归纳所得的造型对初始体块进行了切割与变形,与当地建筑形式相融合。考虑到周边建筑所使用的主流廉价材料,从而采用混泥土墙,夯土墙,白色水泥砖墙的形式,同时配合玻璃,使其在避暑防寒的同时兼具了材质对比的美感。使用叠加的水泥砖形成的砖墙作为建筑外表皮。在对水泥砖进行规则排列后,对一种的一部分砖体进行有规律的抽离,从而是墙面有了一种传统东方纹样的气质,有规则地大片水泥墙体在太阳夕照后会对周边形成独特地光影效果。建筑本体通过多变几何切割,拥有动态变化的光线,极大地降低了建筑能耗。 | |||